加蓬 基本信息
當地時間 | 您的時間 |
---|---|
|
|
當地時區 | 時區差異 |
UTC/GMT +1 每小時 |
緯度 / 經度 |
---|
0°49'41"S / 11°35'55"E |
ISO編碼 |
GA / GAB |
貨幣 |
法郎 (XAF) |
語言 |
French (official) Fang Myene Nzebi Bapounou/Eschira Bandjabi |
電力 |
C型歐洲2針 |
國旗 |
---|
首都 |
利伯維爾 |
銀行清單 |
加蓬 銀行清單 |
人口 |
1,545,255 |
面積 |
267,667 KM2 |
GDP (USD) |
19,970,000,000 |
電話 |
17,000 |
手機 |
2,930,000 |
互聯網主機 |
127 |
互聯網用戶 |
98,800 |
加蓬 介紹
加蓬面積約26.77萬平方公里,位於非洲中西部,赤道橫貫其中部,西瀕大西洋,東、南與剛果(布)為鄰,北與喀麥隆、赤道幾內亞接壤,海岸線長800公里。沿海為平原,南段多沙丘、潟湖和沼澤,北段間有山崖臨海,內地為高原,奧果韋河自東向西橫貫全境。加蓬屬典型的赤道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森林面積佔全國土地面積的85%,被譽為非洲的“綠金之國”。 加蓬,全稱為加蓬共和國,位於非洲中西部,赤道橫貫其中部,西瀕大西洋。東、南與剛果(布)為鄰,北與喀麥隆、赤道幾內亞接壤。海岸線長800公里。沿海為平原,南段多沙丘、潟湖和沼澤,北段間有山崖臨海。內地為高原,海拔500-800米。伊本吉山高1575米,是全國最高點。奧果韋河自東向西橫貫全境。屬典型的赤道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6℃。加蓬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森林面積佔全國土地面積的85%,被譽為非洲的“綠金之國”。 全國劃分為9個省(河口省、濱海奧果韋省、尼揚加省、中奧果韋省、上奧果韋省、奧果韋-洛洛省、奧果韋-伊溫多省、恩古涅省、沃勒-恩特姆省),下轄44個州、8個縣、12個市。 公元12世紀,班圖人從非洲東部遷徙至加蓬,在奧果韋河兩岸建立了一些部落王國。 15世紀葡萄牙人最先來加蓬海岸販賣奴隸。 18世紀法國逐步侵入。 1861年至1891年全境被法國占領。 1910年被劃為法屬赤道非洲4個領地之一。 1911年法國將加蓬等4個領地轉讓給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加蓬復歸法國。 1957年初成為“半自治共和國”。 1958年成為“法蘭西共同體”內的“自治共和國”。 1960年8月17日宣告獨立,但仍留在“法蘭西共同體”內。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4∶3。自上而下由綠、黃、藍三個平行的橫長方形組成。綠色象徵豐富的森林資源,加蓬號稱“木材之國”、“綠金之國”;黃色象徵陽光;藍色象徵海洋。 人口150多萬(2005年)。官方語言為法語。民族語言有芳語、米耶內語和巴太凱語。居民信奉天主教的佔50%,信奉基督教新教的佔20%,信奉伊斯蘭教的佔10%,其餘信奉原始宗教。 被列為法語非洲唯一“中等收入”國家。獨立後經濟一度發展迅速。以石油為主的採掘業發展較快,加工業和農業基礎薄弱。石油、錳、鈾和木材曾為經濟四大支柱。加蓬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它是黑非洲第三大石油生產國,石油出口收入佔國內生產總值的50%以上。已探明可開采的石油儲量約4億噸。錳礦蘊藏量2億噸,佔世界儲量25%,居第4位,為世界第3大生產和出口國,產量近幾年穩定在200萬噸左右,素有“黑金之國”的美譽。加蓬素有森林之國的美稱,林木繁茂,種類諸多。森林面積2200萬公頃,佔全國國土面積的85%,原木儲量約4億立方米,居非洲第三位。 採礦業是加蓬主要經濟部門。六十年代初開始開發石油,95%的石油供出口,出口收入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1%、出口總額的80%、國家財政收入的62%。工業主要有石油冶煉、木材加工和食品加工等。農牧業發展緩慢,糧、肉、菜、蛋均不能自給,糧食60%需要進口。耕地面積不到全國土地面積的2%,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的27%。主要農產品有木薯、芭蕉、玉米、山藥、芋頭、可可、咖啡、蔬菜、橡膠、棕櫚油等。主要出口石油、木材、錳和鈾;主要進口食品、輕工產品、機械設備等。主要貿易對像是法國等西方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