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基本信息
當地時間 | 您的時間 |
---|---|
|
|
當地時區 | 時區差異 |
UTC/GMT +5 每小時 |
緯度 / 經度 |
---|
21°7'32"N / 82°47'41"E |
ISO編碼 |
IN / IND |
貨幣 |
盧比 (INR) |
語言 |
Hindi 41% Bengali 8.1% Telugu 7.2% Marathi 7% Tamil 5.9% Urdu 5% Gujarati 4.5% Kannada 3.7% Malayalam 3.2% Oriya 3.2% Punjabi 2.8% Assamese 1.3% Maithili 1.2% other 5.9% |
電力 |
C型歐洲2針 D型老英國插頭 |
國旗 |
---|
首都 |
新德里 |
銀行清單 |
印度 銀行清單 |
人口 |
1,173,108,018 |
面積 |
3,287,590 KM2 |
GDP (USD) |
1,670,000,000,000 |
電話 |
31,080,000 |
手機 |
893,862,000 |
互聯網主機 |
6,746,000 |
互聯網用戶 |
61,338,000 |
印度 介紹
印度位於亞洲南部,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與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不丹、緬甸和孟加拉國為鄰,瀕臨孟加拉灣和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印度全境分為德干高原和中央高原、平原及喜馬拉雅山區等三個自然地理區。屬熱帶季風氣候,氣溫因海拔高度不同而異。 【簡況】 南亞次大陸最大國家。東北部同中國、尼泊爾、不丹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部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大體屬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分為涼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降雨量忽多忽少,分配不均。與北京時差2.5小時。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間創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當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隸制小國,確立了種姓制度,婆羅門教興起。公元前4世紀被孔雀王朝統一。阿育王統治時期疆域廣闊,政權強大,佛教興盛並開始向外傳播。公元前2世紀孔雀王朝滅亡,小國分立。公元4世紀笈多王朝建立,後形成中央集權大國,統治時間達200多年。到6世紀小國林立,印度教興起。 1526年,蒙古貴族後裔建立莫臥兒帝國,成為當時世界強國之一。 161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西北部建立首個據點。 1757年起,印度逐漸淪為英殖民地,1849年被英全部佔領。印度人民與英國殖民者間的矛盾不斷激化,民族運動蓬勃發展。 1947年6月,英國公佈“蒙巴頓方案”,將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獨立。 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國成立,為英聯邦成員國。 【政治】 獨立後國大黨長期執政,反對黨曾在1977年至1979年和1989年至1991年兩次短暫執政。 1996年至1999年政局不穩,先後舉行3次大選,產生5屆政府。 1999年至2004年,印度人民黨為首的24黨全國民主聯盟(National Democratic Alliance)執政,瓦杰帕伊任總理。 2004年4月至5月,國大黨領導的團結進步聯盟(United Progressive Alliance)在第14屆人民院選舉中獲勝。國大黨獲得組閣優先權。國大黨主席索尼婭·甘地任國大黨議會黨團領袖,曼莫漢·辛格任總理,新政府成立。團結進步聯盟政府根據《最低共同綱領》,對內強調維護社會弱勢群體權益,推行人性化經濟改革,提高教育和衛生投入,保持社會和諧與地區平衡發展;對外強調外交獨立性,優先改善與鄰國關係,重視發展同大國關係。 轉自外交部網站 新德里:印度首都新德里(New Delhi)位於印度北部,東依亞穆納河(又譯:朱木拿河),東北緊連德里舊城(沙賈漢納巴德),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新德里連同老德里人口共1280萬(2001年)。新德里原是一片荒涼的坡地。 1911年開始動工興建城市,1929年初具規模。 1931年起成為首府。 1947年印度獨立後成為首都。 城市以姆拉斯廣場為中心,城市街道成輻射狀、蛛網式地伸向四面八方。宏偉的建築群大多集中於市中心。政府主要機構集中在市區從總統府到印度門之間綿延幾公里的寬闊大道兩旁。白色、淡黃色和淺綠色的小樓,錯落有致地掩映在濃蔭綠樹之中。國會大廈為大圓盤式建築,四周繞以白色大理石高大圓柱,是典型中亞細亞式的建築,但屋簷和柱頭的雕飾又全部為印度風格。總統府的屋頂是個巨大的半球形結構,鮮明地帶有莫臥兒王朝的遺風。 在新德里,寺院神廟隨處可見,最有名的一座神廟是比拉財團出資修建的拉希米—納拉因廟。城市西端的康瑙特市場建築新巧,呈圓盤形,是新德里的最大商業中心。 此外,還有藝術宮和博物館等名勝以及著名的德里大學和不少科研機構。這裡的象牙雕刻、工藝繪畫、金銀繡製、飾品和銅器等手工藝品也全國聞名。 孟買:孟買(Mumbai),印度西岸大城市和全國最大海港。是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府。在孟買島上,距海岸16公里,有橋樑與堤道相連。 1534年為葡萄牙所佔,1661年轉屬英國,為重要的貿易中心。孟買是印度西部門戶。港區在島的東邊,長20公里,水深10—17米,天然避風良港。出口棉花、棉織品、麵粉、花生、黃麻、皮毛與蔗糖。有國際海運與航空線。僅次於加爾各答的工商業大城市,全國最大的棉紡織中心,紗錠和織機均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還有毛織、皮革、化工、製藥、機械、食品、電影等工業。石油化學、化肥和原子能發電也迅速發展。外海開採大陸架油田,煉油工業發展迅速。 孟買人口約為1300萬(2006年),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包括鄰近郊區的孟買大都會區(MMR)人口約為2500萬。孟買是排名世界第六位的大都會區。由於年平均人口增長率達到2.2%,預計到2015年,孟買大都會區的人口排名將上升到世界第四位。 孟買是印度的商業和娛樂業之都,擁有重要的金融機構,諸如印度儲備銀行(RBI)、孟買證券交易所(BSE)、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NSE)和許多印度公司的總部。該市是印度印地語影視業(稱為寶萊塢)的大本營。由於其廣闊的商業機會,和相對較高的生活水準,孟買吸引了來自印度各地的移民,使得該市成為各種社會群體和文化的大雜燴。孟買擁有賈特拉帕蒂-希瓦吉終點站和象島石窟等數項世界文化遺產,還是非常罕見的在市界以內擁有國家公園(桑賈伊-甘地國家公園)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