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茲別克斯坦 國家代碼 +998

如何撥號 烏茲別克斯坦

00

998

--

-----

IDD國家代碼 城市代碼電話號碼

烏茲別克斯坦 基本信息

當地時間 您的時間


當地時區 時區差異
UTC/GMT +5 每小時

緯度 / 經度
41°22'46"N / 64°33'52"E
ISO編碼
UZ / UZB
貨幣
索姆 (UZS)
語言
Uzbek (official) 74.3%
Russian 14.2%
Tajik 4.4%
other 7.1%
電力
C型歐洲2針 C型歐洲2針
Ⅰ型澳大利亞插頭 Ⅰ型澳大利亞插頭
國旗
烏茲別克斯坦國旗
首都
塔什幹
銀行清單
烏茲別克斯坦 銀行清單
人口
27,865,738
面積
447,400 KM2
GDP (USD)
55,180,000,000
電話
1,963,000
手機
20,274,000
互聯網主機
56,075
互聯網用戶
4,689,000

烏茲別克斯坦 介紹

烏茲別克斯坦是位於中亞中部的內陸國家,西北瀕臨鹹海,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阿富汗毗鄰,總面積44.74萬平方公里。全境地勢東高西低,平原低地佔全部面積的80%,大部分位於西北部的克孜勒庫姆沙漠,東部和南部屬天山山系和吉薩爾-阿賴山系的西緣,內有著名的費爾幹納盆地和澤拉夫尚盆地。境內有自然資源極其豐富的肥沃谷地。

烏茲別克斯坦,全稱為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是中亞中部的內陸國家,西北瀕臨鹹海,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阿富汗毗鄰。總面積為44.74萬平方公里。全境地勢東高西低。平原低地佔全部面積的80%,大部分位於西北部的克孜勒庫姆沙漠。東部和南部屬天山山系和吉薩爾-阿賴山系的西緣,內有著名的費爾幹納盆地和澤拉夫尚盆地。境內有自然資源極其豐富的肥沃谷地。主要河流有阿姆河、錫爾河和澤拉夫尚河。屬嚴重干旱的大陸性氣候。 7月平均氣溫為26~32℃,南部白天氣溫經常高達40℃;1月平均氣溫為-6~-3℃,北部絕對最低氣溫為-38℃。年均降水量平原低地為80~200毫米,山區為1000毫米,大部分集中在冬春兩季。烏茲別克斯坦是著名的“絲綢之路”古國,歷史上與中國通過“絲綢之路”有著悠久的聯繫。

全國分為1個自治共和國(卡拉卡爾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國)、1個直轄市(塔什幹)和12個州:安集延州、布哈拉州、吉扎克州、卡什卡達里亞州、納沃伊州、納曼幹州、撒馬爾罕州、蘇爾漢河州、錫爾河州、塔什幹州、費爾幹納州、花拉子模州。

公元11—12世紀形成烏茲別克部族。 13—15世紀受蒙古韃靼人帖木兒王朝統治。 15世紀時建立了昔班尼王麾下的烏茲別克國。 19世紀60—70年代,烏茲別克部分領土併入俄國。 1917年11月建立蘇維埃政權,1924年10月27日成立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加入蘇聯。 1991年8月31日宣布獨立,改國名為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自上而下分別為淺藍、白、淺綠三色平行寬帶,在白色和淺藍、淺綠色寬帶之間為兩道紅色細條。在淺藍色寬帶左側有一彎白色新月和12顆白色五角星。烏茲別克斯坦於1924年成為原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1952年起採用的國旗與原蘇聯國旗相似,只是旗面中間有一道藍色寬條,其上下各有一白色窄條。 1991年8月31日通過了烏茲別克斯坦國家獨立法,10月11日開始啟用上述國旗。

烏茲別克斯坦是中亞人口最多的國家。有人口2610萬(2004年12月)。包括134個民族,烏茲別克族佔78.8%、俄羅斯族佔4.4%、塔吉克族佔4.9%、哈薩克族佔3.9%、韃靼族佔1.1%、卡拉卡爾帕克族佔2.2%、吉爾吉斯族佔1%、朝鮮族佔0.7%。其它民族還有烏克蘭、土庫曼和白俄羅斯族等。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屬遜尼派。官方語言為烏茲別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俄語為通用語。主要宗教為伊斯蘭教,屬遜尼派,其次為東正教。

烏茲別克斯坦自然資源豐富,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是“四金”:黃金、“白金”(棉花)、“烏金”(石油)、“藍金”(天然氣)。但經濟結構單一,加工工業較為落後。烏茲別克斯坦黃金儲量居世界第四位,水力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為12%。機械製造、有色金屬、黑色金屬、輕紡和絲綢等工業都比較發達。

所處氣候帶有利於廣泛發展農業經濟,農業特點是灌溉農業的水利基礎設施發達。農業支柱產業是棉花種植業,桑蠶業、畜牧業、蔬菜瓜果種植業也佔重要地位。棉花年產量占前蘇聯棉花產量的三分之二,居世界第四位,被譽為“白金之國”。畜牧業較發達,以養羊為主,養蠶業也較發達。烏茲別克斯坦是古“絲綢之路”所經地區,全國有4000多處自然和人文景觀,主要集中在塔什幹、撒馬爾罕、布哈拉、希瓦等城市。


塔什幹: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 (Tashkent) 是中亞地區第一大城市和重要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它位於烏茲別克斯坦東部、恰特卡爾山脈西面,地處錫爾河支流奇爾奇克河谷的綠洲中心,海拔440-480米。人口213.57萬(2004年12月),其中80%是俄羅斯人和烏茲別克人,少數民族有塔塔爾、猶太和烏克蘭等。這座古城是古代東西方貿易的重要中心和交通要衝,著名的“絲綢之路”便經過這裡。我國古代的張騫、法顯、玄奘都曾留下過足跡。

塔什幹在烏茲別克語中意為“石頭城”,因地處山麓沖積扇一帶,有巨大卵石而得名。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早在公元前二世紀就建有城池,公元六世紀就以商業、手工業著稱,成為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公元十一世紀首見史書記載。 1865年成為一座建有城牆的城市,當時的人口約7萬,是與俄國進行貿易的主要中心,後來併入俄羅斯帝國。 1867年成為土耳其斯坦自治共和國的行政中心。 1930年起成為烏茲別克共和國(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首府,1991年8月31日起成為獨立的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的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