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rael praefixum terrestriale +972

Quomodo horologio Israel

00

972

--

-----

IDDpraefixum terrestriale city ​​Codeseries numerorum telephonica

Israel Basic notitia

loci tempus tempus tuam


Loci tempus zona Tempus zona difference
UTC/GMT +2 hora

latitudo / longitudo
31°25'6"N / 35°4'24"E
petere modum translitterandi
IL / ISR
monetæ
Shekel (ILS)
Lingua
Hebrew (official)
Arabic (used officially for Arab minority)
English (most commonly used foreign language)
electricae
C-pin Typus II Europae C-pin Typus II Europae
h-pin Israel type III h-pin Israel type III
nationalibus vexillum
Israelnationalibus vexillum
capitis
Jerusalem,
ripis album
Israel ripis album
population
7,353,985
regio
20,770 KM2
GDP (USD)
272,700,000,000
phone
3,594,000
cell phone
9,225,000
Number of Internet turmas
2,483,000
Numerus Internet users
4,525,000

Israel introduction

以色列位于亚洲西部,北与黎巴嫩交界,东北部与叙利亚接壤,东面是约旦,西濒地中海,南连亚喀巴湾,是亚、非、欧三大洲结合处,沿海为狭长平原,东部有山地和高原,属地中海型气候。以色列历史悠久,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根据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定,以色列国面积为1.49万平方公里。

以色列,全称为以色列国,根据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定,以色列国的面积为1.49万平方公里。位于亚洲西部,北与黎巴嫩交界,东北部与叙利亚接壤,东面是约旦,西濒地中海,南连亚喀巴湾,是亚、非、欧三大洲结合处。沿海为狭长平原,东部有山地和高原。属地中海型气候。

以色列历史悠久,是世界主要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犹太人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莱人。公元前13世纪末开始从埃及迁居到巴勒斯坦,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公元前722年和586年,这两个王国先后被亚述人征服和被巴比伦人灭亡。公元前63年罗马人入侵,大部分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流亡欧美各国。公元7世纪巴勒斯坦被阿拉伯帝国占领,阿拉伯人从此成为该地居民的绝大多数。16世纪巴勒斯坦被奥斯曼帝国吞并。1922年,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以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成立。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旗地为白色,上下各有一条蓝色宽带。蓝白两色来自犹太教徒祈祷时用的披肩的颜色。白色旗面正中,是一个蓝色的六角星,这是古以色列国王大卫王之星,象征国家的权力。

以色列人口715万(2007年4月,包括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犹太居民),其中犹太人为572万,占80%(约占全世界1300万犹太人的44%),阿拉伯人为143万,占20%,另有少量德鲁兹人和贝都因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94人。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均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居民中大部分信奉犹太教,其余信奉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其他宗教。

50多年来,土地贫瘠、资源短缺的以色列,坚持走科技强国之路,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使经济得以较快发展,199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 6万美元。以色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举世瞩目,特别是在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工程、农业以及航空等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优势。以色列地处沙漠地带边缘,水资源匮乏。严重缺水使以色列在农业方面形成了特有的滴灌节水技术,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将大片沙漠变成了绿洲。不足总人口5%的农民不仅养活了国民,还大量出口优质水果、蔬菜、花卉和棉花等。

圣殿山是犹太教徒最重要的一处圣地,公元前1千年犹太大卫王的儿子所罗门,耗时7载,动用20万人在耶路撒冷一座小山,即后来著名的神庙山(也称圣殿山)上兴建了一座华丽的圣殿,作为朝拜犹太教神主耶和华的地方,这就是著名的耶路撒冷第一圣殿。公元前586年,巴比伦军队攻占耶路撒冷,第一圣殿被毁,后来犹太人两度重修圣殿,但又在罗马占领时期两次被毁坏殆尽。保护至圣所著名的大殿是公元前37年由希律一世大帝在所罗门建造的第一圣殿的废墟上重建起来的。希律圣殿被古罗马提图斯军团毁于公元70年,此后,犹太人在原来犹太圣殿废墟上用原来圣殿的石头垒起一堵52米长、19米高的大墙,称为“西墙”。犹太人称为“哭墙”,成为当今犹太教最重要的崇拜物。


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市 (Jerusalem) 位于巴勒斯坦中部犹地亚山的四座山丘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历史古城,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四周群山环抱,面积158平方公里,由东部旧城和西部新城组成。海拔835米,63.4万(2000年),是以色列最大城市。

耶路撒冷旧城是一座宗教圣城,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三教都把耶路撒冷视为自己的圣地。宗教和传统、历史和神学以及神圣的处所和祈祷的房屋,使耶路撒冷成为备受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崇敬的神圣城市。

耶路撒冷所在地最早叫“耶布斯”,这是因为很早以前阿拉伯迦南人的一个名叫“耶布斯”的部落从阿拉伯半岛迁徙到这里定居下来,修建村庄,构筑城堡,并以部落的名字命名此地。后来,迦南人又在这里修建城市,并定名为“尤罗萨利姆”。大约在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犹太王国创始人大卫征服了这个地方,将它作为犹太王国的都城,继续沿用“尤罗萨利姆”的名称,为使它希伯莱化,称为“尤罗萨拉姆”。中文以此译为“耶路撒冷”,意为“和平之城”。阿拉伯人称该城为“古德斯”,即“圣城”。

耶路撒冷长期以来是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聚居的城市。相传公元前10世纪,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继位,在耶路撒冷城内的锡安山上修建了一座犹太教圣殿,是古犹太人进行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于是犹太教就把耶路撒冷作为圣地。 后来在圣殿废墟上筑起一道城墙,犹太人称为“哭墙”,成为当今犹太教最重要的崇拜物。

耶路撒冷老城始建以来,已经重建和修复过18次之多。公元前1049年,曾为大卫王统治下的古以色列王国老城。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今伊拉克)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攻陷此城,把它夷为平地。公元前532年,又为波斯大琉士王侵占。公元前4世纪后,耶路撒冷相继附属于马其顿、托勒密、塞琉古诸王国。公元前63年罗马攻占耶路撒冷时,他们驱逐了城内的犹太人。罗马人在巴勒斯坦对犹太人的暴政,引起了四次大规模的起义,罗马人进行了血腥镇压,屠杀了一百多万犹太人,并有大批犹太人被掠往欧洲,沦为奴隶。劫后余生的犹太人纷纷外逃,主要去向是现今的英、法、意、德等地区,后来又大批流向俄国、东欧、北美等,从此开始了犹太人悲惨的流散史。公元636年,阿拉伯人打败了罗马人,此后,耶路撒冷长期处于穆斯林统治之下。

11世纪末,罗马教皇和欧洲的君主们以“收复圣城”的名义,多次发动十字军东征,1099年十字军攻占耶路撒冷,随后在此建立“耶路撒冷王国”,延续近一个世纪。1187年,阿拉伯的苏丹萨拉丁在巴勒斯坦北部的赫淀一役,大败十字军,收复了耶路撒冷。从1517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耶路撒冷一直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

耶路撒冷南部17公里的伯利恒镇附近,有一个名叫马赫德的山洞,据说耶稣就降生在这个山洞里,现在那里建有马赫德教堂。耶稣年轻时曾在耶路撒冷求学,后又在这里布道,自称基督(即救世主),后被犹太当局钉死在城外的十字架上,并埋葬在那里。传说耶稣死后3天从墓中复活,40天后升天。公元335年,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的母亲希拉娜太后巡游到耶路撒冷,在耶稣的墓地上修建了一座复活教堂,又称圣墓教堂,因此基督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地。

公元7世纪初,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传教,在麦加城受到当地贵族的反对。一天夜里,他从梦中被唤醒,乘骑由天使送来的一匹有女人头的银灰色牝马,从麦加来到耶路撒冷,在这里踩在一块圣石上,飞上九重天,在直接受到上天启示后,当夜又返回麦加城。这就是伊斯兰教中有名的“夜行和登宵”,是穆斯林的重要教义之一。由于这夜游神话,耶路撒冷也就成了伊斯兰教仅次于麦加、麦地纳的第三圣地。

正是由于耶路撒冷是三大宗教圣地,为了争夺圣地,自古以来,在这里不知发生过多少次残酷的征战。耶路撒冷先后18次被夷为平地,但每次之后都得到复兴,根本原因就在于这是一座世界公认的宗教圣地。有人说,耶路撒冷是世界上少见的屡遭破坏但又备受崇敬的一座美丽城市。1860年以前,耶路撒冷有城墙,城区分4个居民区犹太居民区、穆斯林居民区、亚美尼亚和基督教居民区。那时,已占该城人口多数的犹太人,开始在城墙外建立新的居民区,形成了现代耶路撒冷的核心。从一个小乡镇转变为一个繁荣的大都市,形成许多新的居民区,每一个居民区都反映了那里特定聚居群体的特性。

耶路撒冷新城区位于西部,是在公元19世纪后逐渐建立起来的,比老城区大2倍,主要是科学、文化等机构所在地。街道两侧是现代化建筑群,在那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舒适优雅的旅馆别墅、人群穿流的大型商场之间,点缀着景色秀丽的公园。老城位于东部,周围有一道高高的城墙,一些著名的宗教圣址都在老城,如享有与麦加克尔白天房同等地位的穆罕默德当夜登天时脚踩的那块圣石所在的萨赫莱清真寺、仅次于麦加圣寺和麦地那先知寺的世界第三大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等,凡是《旧约》、《新约》中提到的人名、事件和有关地方,城中都建有相应的教堂和殿宇。耶路撒冷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

耶路撒冷既古老又现代,是一个多样化的城市,其居民代表着多种文化和民族的融合,既有严守教规又有世俗的生活方式。这座城市既保存过去,又为将来进行建设,既有精心修复的历史遗址,又有细心美化的绿地、现代化商业区、工业园区和不断扩展的郊区,表明了它的延续性和生命力。